世潮出版有限公司
1931:債務、危機與希特勒的崛起
1931:債務、危機與希特勒的崛起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出版社: 世潮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 托比亞斯.史卓曼(Tobias Straumann)
譯者: 石一久
規格: 14.8x21x1.9
裝訂: 平裝
頁數: 352
出版日: 04/02/2025
ISBN 13 : 9789862591123
內容簡介: 從信心到絕望,1931年債務、危機與希特勒的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個新生的德國正在艱難地重建。這是一個關於希望與失落、改革與倒退、民主與極權之間拉鋸的故事,更是一部揭示金融如何影響政治的深刻歷史敘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被迫承擔巨額賠款,這些賠款以金本位貨幣計價,對德國經濟構成沉重負擔。為了履行這些義務,德國政府在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被迫採取削減開支、提高稅收和降低工資等緊縮政策。然而,這些措施引發了國內強烈的反對,導致開始質疑其債務義務。此舉引發外國投資者的恐慌,紛紛拋售德國資產,進一步加劇了貨幣危機。
想當然這場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了全球經濟大蕭條。民眾對政府失去信心,加之希特勒和納粹黨因其對賠款制度多次表達強烈批評,而使民眾轉而支持納粹黨的極端主張。
隨著金融體系的崩潰,希特勒對外國債權人及德國政府所謂共謀的猛烈抨擊,比以往更能引起選民的共鳴。不幸的是,德國的債權人猶豫不決,未能及時提供債務減免,從而未能削弱希特勒的影響力。
德國的危機帶來的啟示,不僅在於政治家有時缺乏果斷行動,更在於忽視國內政治動態可能對國際協定和機構運作造成的風險。只有當國內選民願意為跨國合作讓渡部分主權,國際機構與協定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並經受時間的考驗。在當今全球化時代,這一教訓尤為重要,因為各國的政策決策不僅影響自身,也深刻牽動全球經濟與政治的穩定。
目錄:
作者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