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鼎出版-日月文化
餐桌上的紅色經濟風暴:黑心、暴利、壟斷,從一顆番茄看市場全球化的跨國商機與運作陰謀
餐桌上的紅色經濟風暴:黑心、暴利、壟斷,從一顆番茄看市場全球化的跨國商機與運作陰謀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出版社: 寶鼎出版-日月文化
作者: 尚-巴普提斯特.馬雷( Jean-Baptiste Malet)
譯者: 謝幸芬
規格: 14.7x21
裝訂: 平裝
頁數: 352
出版日: 20190708
ISBN 13 : 9789862488102
內容簡介: 法國新聞界最高榮譽「阿爾貝-隆德雷斯獎」得獎作品
暢銷法國、日本,在義大利出版卻被迫喊停?
番茄罐頭的黑色真相,令人震驚的全球化經濟現實!
披薩、番茄濃湯、薯條沾醬⋯⋯番茄糊幾乎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但有誰會去關心這毫不起眼的紅色濃稠醬料?或許也沒有人知道,超市貨架上的一個個番茄罐頭,背後所代表的是龐大跨國商機,涉及企業角力、剝削勞工、官商勾結、黑心食品、政治鬥爭、監獄黑幕等面向;番茄加工業暴利驚人,年銷售額可達百億美元,連義大利黑手黨都來分一杯羹。
・中國生產的加工番茄原料,卻以「義大利製造」罐頭流通市場?
・不能說的祕密——生產線「69%添加劑」現場直擊!
・用「黑墨水」改造,讓腐壞的番茄變成值錢紅金?
2011年,作者馬雷在家鄉普羅旺斯一家罐頭工廠圍牆外,注意到濃縮番茄桶的蹤跡,上頭標籤寫著「番茄果泥,中國製造」,引起他的好奇:普羅旺斯當地農產豐富,甚至有「法國農場」的美譽,為什麼還需要從中國進口濃縮番茄?他一路追蹤線索,從中國到義大利、美國、非洲、加拿大、西班牙,採訪企業高階主管、茄農、中間商與採收工人;他在長達二年的調查過程吃了無數閉門羹,卻仍鍥而不捨苦追真相,燃燒他的「記者魂」。
馬雷發現,普羅旺斯番茄工廠所遭遇的產業災難並非個案,而是普遍的現象——北美洲、歐洲,甚至西非,這種現象在許多國家都看得到:
・英國濃縮番茄百年品牌被美國亨氏企業併購,工廠被迫拆除、工人失業;原料改在荷蘭生產,產品貼的卻還是英國品牌標籤。
・義大利老牌企業從中國進口廉價濃縮番茄糊,二次化學加工後,以義大利高級食材的形象外銷世界各地。
・可能致命的劣質番茄醬料被大量傾銷到非洲,光只一座港口一年最多可查獲100萬個過期番茄罐頭。
這20年來,各地番茄加工廠紛紛關閉,因為它們「不具競爭力」——說到底就是「利潤」兩個字;在全球化經濟體系下,這些工廠根本無法和來自世界另一端的廉價進口濃縮原料對抗。時至今日,使用更便宜的進口濃縮原料製造醬料或食品,在這個全球化的農作物產銷經濟體中,早已是相當普遍的做法。
《餐桌上的紅色經濟風暴》活脫脫就是一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故事。
目錄: 餐桌上的紅色經濟風暴:黑心、暴利、壟斷,從一顆番茄看市場全球化的跨國商機與運作陰謀
作者簡介: 尚-巴普提斯特・馬雷 Jean-Baptiste Malet
1986年生,法國記者,為知名的法國《世界外交論衡月刊》(Le Monde Diplomatic)、《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等媒體撰文報導。已出版著作包括《國民陣線的背後:地毯式揭穿極右派政黨民粹蠶食的真相》(Derrière les lignes du Front)、《臥底亞馬遜》(En Amazone— Infiltre dans le «meilleur des mondes»)。《臥底亞馬遜》是馬雷親自潛入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物流中心擔任臨時夜班的第一手內幕紀實報導,於2014年獲得法國「高中生社會科學與經濟學讀物獎」。
馬雷曾與導演伯納・理查(Bernard Richard)合拍紀錄片《茶色之手如何玷汙了這些城市》(Mains brunes sur la ville),近距離記錄國民陣線在法國幾座城市攻城掠地的現況,提供省思反移民難民的法西斯極權思潮蔓延的背後因素。
2018年,馬雷憑藉《餐桌上的紅色經濟風暴》成為法國新聞界最高榮譽「阿爾貝-隆德雷斯獎」(Prix Albert-Londres)紀實報導類得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