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浪文化-遠足文化
逃脫時光迴圈1:謎團【消失文壇數十年神祕作家回歸文壇巨作】
逃脫時光迴圈1:謎團【消失文壇數十年神祕作家回歸文壇巨作】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出版社: 潮浪文化-遠足文化
作者: 索爾薇.拜勒Solvej Balle
譯者: 吳岫穎
規格: 14.8x21x1.2
裝訂: 平裝
頁數: 224
出版日: 07/24/2025
ISBN 13 : 9786269961856
內容簡介: 宛如科技時代的一千零一夜,重拾敘事魅力,進入閱讀心流
消失數十年的神祕丹麥作家索爾薇,回歸文壇震撼巨作
榮獲北歐理事會文學獎,入圍美國國家書卷翻譯獎及國際布克獎
劃時代的巨作!——北歐理事會文學獎評審團
《紐約客》雜誌年度選書,已售全球二十四國版權,原文直譯繁體中文版熱烈上市
故事的女主角塔拉,在這部大型散文作品中不由自主地走出了時間的列車。在她的世界裡,十一月十八日不斷重複。突然間,她不再能感受到幾週、幾個月或四季的變化。她周圍的人不會變老,他們自然很難理解塔拉所進入新的、相當非凡的現實。這種經驗上的差距成為文學天才的靈感,因為她提出了一些基本問題:我們個人的時間和空間經驗對我們的生活和社會有何影響。
本書創作出引人入勝的寫作形式,由日記組成,從重複的第一天開始寫起。故事的女主角塔拉和丈夫共同經營一間珍籍舊書店,兩人時常出差至異地尋找珍貴的古書。但原本與丈夫約定前往巴黎古書拍賣會的那天,事情發生了變化:她發覺自己陷入永無止境的時間迴圈:在她的世界裡,她被永遠困在了十一月十八日,不論做了什麼事,隔天早上醒來又回到原點,然而她的丈夫、同事、以及外在世界的所有人卻都對此渾然不覺,彷彿只有她「記得」這是第一百二十一個十一月十八日——她發現自己處於一個孤獨的現實中,卻無法解釋原因。
每天早上,醒來都是同一天,她準確地知道鳥何時鳴叫,何時會下雨,這是怎麼回事?除了深深的孤獨和困惑,塔拉也痛苦地意識到她對世界的影響是多麼微小。時間運行方式的驟變固然令人不安,但最令塔拉惶恐的是不知其由,於是儘管徒勞無功,她仍在每個周而復始的十一月十八日裡做著與前一日不同的事,藉以測試自己的行為能否影響周遭環境,試著找出時間迴圈的破綻……
在第一冊中,塔拉描述了她不斷循環的巴黎之旅,記錄著那些重覆的日子。她每天早上都必須向丈夫解釋發生在她身上的事,在巴黎受的傷慢慢痊癒,有些東西卻在一夕之間消失了——如何記得這一切?她決定開始寫日記。故事結束在讓讀者驚異之處:她似乎找到了逃脫時間迴圈的方法。
在第二冊中,塔拉決定利用她的「時間迴圈」遊歷歐洲各地,試圖在循環中體驗四季的變化。奇怪的是,她似乎遇到了另一個同樣陷入了時光迴圈的人……
*幕後花絮*
二二年,丹麥作家索爾薇・拜勒自費出版了一系列名為《脫逃時光迴圈》的文學小說,以極簡寫實的筆法勾勒主角被困在時間迴圈的心境,不僅探討時間的概念,也反思存在的意義。這套龐大的七部曲寫作計畫,甫推出三本便在丹麥引起極大迴響,獲頒二二二北歐理事會文學獎(相當於北歐的諾貝爾文學獎),英語版推出一二冊即入圍二二四年的美國國家書卷獎(同年由楊雙子《臺灣漫遊錄》獲獎),並入圍二二五年國際布克獎決選,被公認為當代經典之作。
七部曲的寫作計畫仍在進行,卻已售出美、英、法、德等二十四國版權,各國早已迫不及待推出各版譯本,引領讀者進入索爾薇的文學隧道。北歐理事文學獎主辦單位表示,僅憑當時出版的三冊,已經形成了一個緊密連貫的整體,並在每一卷中以新的和不可預測的方式擴展,也挑戰了我們對作品作為一個整體的看法。透過這種方式,索爾薇讓讀者重新理解了「時光」的意義。北歐理事文學獎主辦單位也表示:「這套作品是索爾薇.拜勒的重大回歸,不僅是對丹麥和北歐小說的回歸,也是對整個歐洲小說的回歸。」
索爾薇在書中,對無休止的每一天重新混合,表現出催眠般的技巧,創造出奇異的時間和伏筆的摺疊:那些回憶像閃光一樣在文學中點亮了我們。讀者將會臣服於這本書的邏輯(書中的微小動作、驚心動魄的轉變、傾斜的智慧、放慢的時間),讓人沉浸於閱讀的魔力。正如丹麥書評界所形容,這套小說蘊含著一種「聆聽的寫作」:閱讀本書,如同被語言本身撫慰。
目錄:
作者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