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城邦)
走在推廣善終的路上:國內外先行者與他們的創見,「增進醫學知識、提升死亡識能」的最佳指引(《斷食善終4》)
走在推廣善終的路上:國內外先行者與他們的創見,「增進醫學知識、提升死亡識能」的最佳指引(《斷食善終4》)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出版社: 麥田(城邦)
作者: 畢柳鶯
譯者: 0
規格: 14.8x21
裝訂: 平裝
頁數: 288
出版日: 05/29/2025
ISBN 13 : 9786263108707
內容簡介: 顛覆框架,觀念釋疑,問題思辨
儲備善終知識的最佳讀本
「生命權」誠可貴,「死亡權」一樣需要捍衛
怎麼做才符合人道?才是以病人為中心?
推廣「隨順斷食.自然善終」的志工醫師畢柳鶯,以她走入推廣善終運動這幾年的經驗為軸線,把她從事善終運動遇到的情況(包括出版三本書後衍生的問題討論),作完整的闡述與思辨。
「畢醫師的經驗」已不只是她自己的經驗,而是足以作為有需要或想理解「死亡善終權」的讀者,很重要的參考。
經由這本書,讓我們知道,原來目前台灣走在善終權這條路上,有哪些情況;當遇到這些問題時,可以怎麼因應,以及未來的路可以怎麼繼續走下去……
╱╱╱
《斷食善終》出版以後,許多家屬來信為家人尋求善終之道,諮商的每個案例都有令人心酸的故事,我意外發現了一些醫界驚人的慣性和框架。深受其苦的民眾了解我倡議什麼,不少醫界人士同理並給我協助,但是理念不同或誤解而散播偏頗資訊的也不少。斷食善終三部曲講得還不夠明白,我只好繼續寫,闡述我推行善終這幾年的心路歷程和遇到的助力與阻力,希望民眾能更理解如何做正確的抉擇以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善終權。
——畢柳鶯
●本書內容
畢醫師歷數從小成長經歷、愛打抱不平的性格,談及她喜歡閱讀書寫分享故事,因緣際會開設部落格撰寫母親斷食往生的故事大受矚目,再到出版三本有關斷食善終的書,引起社會更廣大的迴響……這期間她推廣善終運動,引發的許多正反面聲音,不管是許多尋求她幫助的病人及其家屬的感人回饋、協助她幫助案例善終的醫護外援團隊,或者有些批判的聲音,畢醫師都有所細述及正向回應。
畢醫師也就她復健科專業的精神作闡述,竟然發現它與現在她所做的斷食善終推廣精神不謀而合。
除了幫助向他徵詢的個案外,畢醫師在她母親往生後的這五年間,閱讀了近百本國內外探討死亡、靈魂與臨終照護的書籍,這些書對她有著深厚的啟發,她也在書中列舉十五本與讀者分享——
文學大師托爾斯泰的《伊凡 . 伊里奇之死》,死後進入美國名人堂的伊麗莎白.羅斯醫師代表作《論臨終與死亡》,畢醫師母親往生前三個月也曾展讀的日本中村仁一醫師《大往生: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無法帶給你最幸福的生命終點》,台灣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教授的《安寧伴行》,講述重症病房現場生死拉扯的黃勝堅醫師《生死迷藏:善終,和大家想的不一樣》,台灣第一位公開推廣急重症安寧療護的陳秀丹醫師《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善終宣言》,致力於與醫界溝通推廣停止無效醫療的美國潔西卡.齊特醫師《臨終習題:追尋更好的善終之道》,探討自殺安樂死及細述美國民眾爭取「死亡權」案例的美國海德.沃瑞棋醫師《二十一世紀生死書》,美國探討自主斷食的嚴謹代表作《自主斷食,慈悲而尊嚴的善終選擇》,提倡「身心靈全方位」照顧的張明志醫師《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臨終的靈性照護》、幫助我們建立超然生死觀的一行禪師著作《你可以不怕死》,美國記者凱蒂.恩格爾哈特探討「死亡權」的好書《生命的非選題:為了追求尊嚴善終,人應該有死亡自主權嗎?》,講述加拿大「醫助死亡」的專書史戴芬妮.葛林《死於安樂:加拿大安樂死醫師的善終現場紀錄與反思》,研究瀕死經驗的代表作布魯斯.葛瑞森《死亡之後:一個長達五十年的瀕死經驗科學臨床研究》,台灣的靈魂溝通師Jessica《我看到的世界和你不一樣:靈魂溝通師的真情筆記》。
這些書,分別從不同角度引述探討,不僅讓我們看到國內外有關善終死亡權的發展、爭取歷程,也幫助我們增長醫學知識、死亡識能以及生命智慧。
畢醫師同時也談及這些年,她從事善終志工經驗中,有哪些顛覆醫界框架的想法,以及重要觀念的澄清,包括「不想吃」、「吃不下」是可以的嗎?不該插管而插管、應該撤管而不撤,長期插管臥床者一天需要多少熱量,臨終脫水與臨終溺水,什麼情況「只有斷食才能善終」?病人自主權與家屬代理權,安寧緩和條例只能撤呼吸器不能撤鼻胃管嗎?沒有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就不能撤除維生管路嗎?斷食往生是自殺或者殺人?倫理與法律孰重,醫師怕被告是違反醫學倫理的正當理由嗎?推廣斷食自然善終侵害了誰的利益?斷食自然善終家屬背負的十字架,照護殺人與死亡的定義,創造病人、家屬、健保的三贏局面等等。
最後畢醫師再次將這幾年接觸的案例,作了一次斷食自然善終案例狀況分析,尤其引述安寧居家護理程子芸在第一線的經驗,提醒民眾「斷食往生並不輕鬆」,幫助大家更了解「斷食善終」的內涵精神。
在政策法規還不夠完善、醫療體系仍存有某些框架的現在台灣,民眾想要善終,仍要靠平時多儲備相關的醫學與法律知識,才能爭取自身的權益。
畢醫師說:我要繼續寫,讓民眾有更清楚的知識背景和臨床指引可以遵循。
這本書,將會是幫助增長善終知識、提升醫學識能的重要好書。
目錄:
作者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