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這邊出版-遠足文化

消費文化與流行空間的日本近代史套書:土產物語+三越誕生

消費文化與流行空間的日本近代史套書:土產物語+三越誕生

定價 HK$248
定價 售價 HK$248
銷售額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出版社: 這邊出版-遠足文化
作者: 鈴木勇一郎、和田博文
譯者: 劉淳、陳令嫻
規格: 14.8x21x3.6cm
裝訂: 平裝
頁數: 584
出版日: 11/20/2025
ISBN 13 : 8667106523318
內容簡介: 消費不只是單純的購物行為
更能形塑歷史記憶,打造近代空間

在百年前的日本,帝國的擴張與軍事行動,刺激了鐵路運輸與博覽會、共進會的興起,土產的演變與百貨的源起更與之密不可分。「消費文化與流行空間的日本近代史套書」精選《土產物語》、《三越誕生》兩冊日本史著作,帶領讀者探索近代日本消費文化及流行空間的形成、發展與變遷。


《土產物語:從伊勢赤福到東京芭娜娜,細數日本土產的前世今生》

「土產是一種產業,是一種社會網絡,
是文化認同的一部分,也是外地人認識在地的媒介。」
──陳靜寬╱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

岡山吉備糰子與桃太郎的故事背後其實和戰爭脫不了關係?
伊勢赤福當初如何受到皇室加持而躍登龍門?
京都八橋的正牌老店之爭反倒提升了土產的知名度?
北海道白色戀人爆紅又與全日空的企劃有何關聯?

一部以「土產」為主題的日本近代史專著
揭開不為人知的產業祕辛與軼聞趣事

每當赴日旅遊,除了觀光攬勝、品嚐美食,更少不了大包小包的「土產」,舉凡機場飯店觀光區,囊括仙貝羊羹甜饅頭,各地土產的種類之多總叫人眼花撩亂,琳瑯滿目的精巧包裝、動輒百年的悠久歷史以及流傳已久的動人故事,更是讓遊客樂於敞開心胸與荷包,掃貨不手軟──畢竟土產不只是旅行的證明,更能展現分享的喜悅。

這麼說來,人手一袋土產曾幾何時變成了旅遊的習慣?買土產莫非是東亞國家獨有的風氣?如今廣受歡迎的日本土產又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日本的「土產」一詞起源眾說紛紜,一說源自裝盛祭神供品的「宮笥」(miyake),也有人認為是源於大和朝廷儲糧的「屯倉」(miyake),指的都是百姓獻給神明或貴族的貢品,而當時百姓在不辭遠路參拜後,往往會分得神明賜予的酒食,還會帶回酒杯等物品證明神明的「庇蔭」。但後來由於參拜的人數眾多,祭品不敷分配,久而久之,便開始出現販售土產的店家,以「土產」取代神明的「庇蔭」,更可以帶回家鄉分送親朋好友。

其次,在過去交通不便的年代,各地盛產的知名美食只能作為一項「名產」在當地現做現吃,但隨著現代化鐵路設施漸趨完善與保存方式的改良,「名產」產生了流通的可能,搖身一變成為旅客購買後能夠長途攜回、分送親友的「土產」。

土產的形塑與歷史典故息息相關,其沿革發展更與參拜伊勢神宮的風氣、博覽會的舉辦、日本帝國的擴張、溫泉旅行的興盛以及現代社會的變遷密不可分,產品的改良、宣傳與銷售策略的調整等,也令許多土產得以延續數百年、至今深受海內外遊客喜愛。所謂的土產,代表的不僅是風味的傳承和旅行的回憶,更蘊含社會脈動與文化意義,呈現出生動活潑的歷史剖面。

【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好評】

.對喜歡鐵道旅行的人或是愛買土產的人來說,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此外對日本近現代史感興趣的人也絕對不能錯過,全書圖文並茂、註解詳盡,毫無疑問值得滿分五顆星!──千人同心

.沒想到司空見慣的土產居然有這麼深刻的歷史!本書的主題是日本人最愛的旅行、鐵道和土產多采多姿的歷史,光是書中趣味十足的故事就足以讓人對旅行與土產產生數十倍的期待。其中令人感慨良多的是有關戰爭的部分,亦即技術與商品、經濟發展與戰爭其實是一體兩面,即便是全國知名的土產,背後也和戰爭脫不了關係,讓人深深感受到現實的嚴酷。──meshiwan


《三越誕生:帝國百貨與近代化的夢》

創立至今整整120年
陳列著夢想與未來,展示著欲望與憧憬,
所有你想要的,都在三越!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李衣雲╱專文導讀

1904年,三越吳服店發表「百貨公司宣言」,
1914年,日本橋三越總店「獅子像」落成,
伴隨帝國擴張,引領流行文化,
以東洋第一為目標的十年草創軌跡,
奠定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百年經營之道。

1673年,日本商人三井高利在江戶本町一丁目開設「越後屋吳服店」,首創「現金交易不二價」與「布匹可依需求零售」兩大商業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的銷售型態。

1893年,越後屋改組,更名為「三井吳服店」。

1904年,三井吳服店發表「百貨公司宣言」,取三井家的「三」與越後屋的「越」為新公司命名,正式成立具備近代百貨公司概念的「三越吳服店」。

十年後的1914年,三越吳服店新館落成,這幢文藝復興風格的五層樓鋼筋建築配備了最新的電梯、手扶梯與暖氣等近代化設備,宣告傳統吳服店轉型為百貨公司的計畫大功告成。

一直以來,三越的經營除了與國際情勢亦步亦趨,也和時尚潮流密不可分,其號召文化人組織「流行會」,塑造流行時尚與服務風格,打造出獨有的城市空間與消費文化,更形塑了時下的女性和兒童形象。

本書網羅大量報刊雜誌與文學作品,細膩考察三越早期的歷史,從戰爭與消費等面向切入,圖文並茂地呈現三越吳服店自1904年到1914年的發展歷程,徹底爬梳帝國百貨的軌跡與百貨帝國的原點。

【封面圖像】

〈此位美人〉,橋口五葉,1911年(三越伊勢丹股份有限公司典藏)

此為三越吳服店首次舉辦的廣告海報徵稿頭獎作品,畫家是以夏目漱石《我是貓》初版裝幀為人所知的橋口五葉。
圖中穿著和服的女性束髮的造型稱為「瑪格麗特」──前髮全部往後梳、頭頂梳得蓬鬆、髮尾束起並搭配絲帶蝴蝶結,這是當時女學生之間最流行的洋風髮型。此外,她所戴的戒指同樣突顯摩登時尚的元素,手上拿的浮世繪畫集則是對江戶時代的回顧,畫作呈現新藝術風格,是介於傳統與現代之間和洋折衷的象徵。
據說這幅石版畫共分為高達35塊版印刷,繁複細膩、風格強烈,在當時被視為劃時代的海報作品。

目錄:
作者簡介: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