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青春21:第二十一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得獎作品合集
書寫青春21:第二十一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得獎作品合集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公司
作者: 聯經編輯部 編
譯者: 0
規格: 14.8x21x1.8
裝訂: 平裝
頁數: 368
出版日: 10/17/2024
ISBN 13 : 9789570874976
內容簡介: 文學,是穿過時間的光
走過二十年,台積電青年文學獎長期為全國各地高中青年學子的創作枝芽挹注養分,並於上屆回顧歷屆得獎者之後出版的第一本作品,於此屆始,贈設旭日書獎,為出版第一本作品的新人作家給予肯定。而文學獎的效應並不止於放榜的一刻,亦代表著文壇前輩與新秀共聚一堂交流與互動,讓熄燈下場的球員們,向眾裁判「擊球」致意。
楊佳嫻認為閱讀常以一本書為起點,串聯起其他作品,形成知識網絡,例如閱讀邱妙津可能引導讀者探索太宰治,進而認識整個日本文學脈絡。而在閱讀古典文學的過程中,欣賞與自身生命氣質不同的其他狀態,如同暗中照見了現代文學的霧中林相。更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現代作品,兩者並非割裂的閱讀脈絡。
李欣倫回應,當思考文字所帶來的傷害時,除了回到寫作的初衷,書寫方式選擇與切角當能調適與檢視。散文的姿態除了自剖,也可漫步,亦可詩化,使用相對舒坦,也能表達通洽。蘇珊.桑塔格就曾在《旁觀他人之痛苦》中,批評並修正自己二十六年前的少作《論攝影》中的論點。足見,自我的人格與價值判斷是可以也需要不斷流盪、變動的。
黃崇凱以自身閱讀桑多.馬芮《餘燼》的經驗為例,說明不同人生階段對作品的理解會有所差異,閱讀是持續校正自我雷達的過程。當我們與不同作品中的語感、腔調、故事風格相周旋,或產生共鳴,正是在校正自我的探測雷達。感悟有遠近之分,從而也發覺自我固著之處,與變化的可能。
總而言之,評審們鼓勵青年創作者們保持對閱讀的熱情,積極探索不同風格的作品,並在創作中保持對自我與社會的反思,以更開放的心態面對文學與人生的各種可能。
小說決審:林黛嫚、林俊頴、黃崇凱、蔡素芬、駱以軍
散文決審:石曉楓、李欣倫、陳大為、郭強生、簡 媜
新詩決審:李進文、陳育虹、楊 澤、楊佳嫻、羅智成
目錄: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