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亞跨界流離的人生:老兵的台灣史
在東亞跨界流離的人生:老兵的台灣史
出版社: 麥田(城邦)
作者: 林玉茹, 許蕙玟 主編?許仟慈, 楊雅蓉, 郭立媛, 許雅玲 撰文
譯者: 0
規格: 14.8x21
裝訂: 平裝
頁數: 344
出版日: 01/22/2025
ISBN 13 : 9786263107960
內容簡介: 如何理解被歷史波瀾翻動的底層;
為何不論藍綠都不重視老兵這段歷史?
臺灣近代史重要的一頁,大時代刻骨銘心的動盪與傷痕,
從臺灣到南洋、從中國到世界,那些戰爭的殘酷與警剔,引領我們關注——沒有一個老兵應該被遺忘。
就算戰爭早已遠去,我們仍有責任知道那些「時代海湧」要我們記得的事。
——《聽海湧》導演孫介珩
不管結局樂觀或絕望,不管等待多漫長,他們仍然決定,等到回臺灣(家)的那日!
他們奮力出生入死,為的不是民族大義的號召,而是為了尋找一個沒有戰爭的家!
本書是第一本書寫跨族群的老兵故事,兼及讓我們看到不同於大?事下的戰爭故事。那些不知名的平民百姓,如何被迫走入國際的霸權爭鬥中,離鄉背井,走向生死未知的命運……
不管是在中國或在南洋的臺籍日本兵,或者是在臺灣或流離海外的中國老兵,他們都與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本書由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教授林玉茹策畫,邀集她在歷史領域有傑出研究及書寫經驗的學生,一起完成。作者群從嚴謹的史料查找,到實地的田野調查及採訪,以平易好讀的文字,書寫台灣近代史上,不可磨滅的老兵故事。
全書共四輯「臺籍日本兵在中國戰場」、「前進南洋的臺籍日本兵」、「來到臺灣的中國老兵」、「流離在外的中國老兵」,透過置身不同處境的老兵視角,識別與拼圖他們在歷史洪流中的立體形象,透視戰爭的無情、殘酷與無可挽回的大時代悲劇;看人類如何重蹈覆轍,看人性如何一再跌入相同的困境。本書提供一個更宏觀的視角,讓我們省思這一段臺灣與老兵的時代歷史。
◎臺籍日本兵在中國戰場
戰時愛國歌曲《軍伕之妻》這麼唱著:在翠綠的山丘上你離開的身影╱你曾經說過的至死方歸╱如今也在我耳邊迴盪╱軍伕的妻子╱日本女人的命運╱如果如花兒般凋謝╱請不要為我哭泣╱請不要為我哭泣。不管是第一線參與戰爭的軍伕,還是在故鄉臺灣守候的親人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版本的戰爭故事。然而,開臺天后宮旁的「安平十二軍伕墓」早已不見當年的肅穆隆重,參道及石燈籠皆因周遭墓地的擴建而消失,僅剩十二個墓碑整齊地排列著,時間悄悄地抹去了人們對於安平軍伕的記憶。一直到二○一○年清明節,當地的文史工作者邀請軍伕及其家屬現身說法,才終於揭開了隱藏將近八十年的過往……
何亦盛、何亦傳
從日本成立滿州國到發動淞滬會戰(八一三事變),臺灣多達八百五十名軍伕受日本徵召赴中國征戰,這是第一批赴外作戰的臺灣軍伕,半數以上來自臺南安平,其中包括何亦盛與何亦傳兄弟二人。許多安平軍伕無法如何亦盛兄弟歸返,只留幾束頭髮或是指甲被運回臺灣,安葬於安平湯匙山的公墓。
周清樟
於一九四四年服役於日本海軍的彰化人,至一九五八年的共軍身分退伍後,在中國結婚生子;於二二八事件、韓戰等紛爭後,於一九九四年重返臺灣土地。周清樟以及許多的臺籍老兵的故事如出一輒,輾轉加入日軍、國軍、共軍,活生生的人竟與冰冷的鋼鐵武器有著相仿的境遇。
嚴木記
一九四八年於濟南會戰中落入共軍之手,後於中國結婚生子。一九六六年發生文化大革命,嚴木記被以「臺灣人特務」被捕。嚴木記直到一九九○年歸臺,無奈父親與弟弟早已離世,而一心盼他返臺的母親,於他回臺前一年也撒手塵世……
◎前進南洋的臺籍日本兵
曾經是為了日本帝國出征的榮譽皇民,戰敗後被帝國遺忘,回到家鄉卻又被多數民眾以稀奇眼光看待。曲折的生命經歷,以及戰後難分難解的身分認同,不是每一個軍伕個人所獨有。臺灣曾有一代人去過南洋,而他們並非去經商、依親,而是賭上自己的生命在那塊不熟悉的土地浴血奮戰。他們是在什麼樣的時代、抱持著什麼心情前往南洋呢?
史尼育唔(Suniuo,漢名:李光輝)
臺東阿美族人,一九四三年參與臺灣總督府的高砂義勇隊來到摩羅泰島,一九七四年,一則國際新聞震驚臺灣社會:時年六十四歲的臺籍日本兵中村輝夫,在印尼摩羅泰島(Morotai)的叢林被發現。自第一九四五年終戰後,他獨自在荒野中活了將近三十年。他是被大日本帝國遺忘在叢林中的棄民。曲折的生命經歷,以及戰後難分難解的身分認同,不是他所獨有。
林正興
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林正興前往馬尼拉的收容所,成為美國戰俘。而蘇喜、劉英輝也隨之進入巴布亞新幾內亞新不列顛島北部,一個海港型城鎮拉包爾戰俘營等待歸途。軍伕是戰爭動員的大多數,他們的戰爭經驗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一九四四到四五年間,正值南洋戰事最激烈的時期,這些非正規軍人僅接受短暫的軍事訓練,無疑造成無數戰場上的悲劇。
Nao
南投霧社布農族人,因為「志願熱」而從軍,一九四一年辭退總督府的工作,一九四三年成為第五次高砂義勇隊,前往新幾內亞。由於高砂義勇隊或高砂族陸軍特別志願兵的任務,多被軍方視為機密行動,因此仍有許多個別的生命史尚待挖掘。根據統計,原住民族的志願率較漢民族高。
陳千武
一九四二年,作家陳千武時年二十,至前線擔任陸軍特別志願兵。一九四六年他進入雅加達集中營,兩個月後又轉往新加坡集中營,同年七月回到臺灣。他的作品《獵女犯》中對於士兵的詮釋。道盡他對於大時代的無奈與體悟,以及臺籍日本兵們囹於體制內不得不屈從的掙扎。
黃敏(著名音樂人,本名黃東焜,曾改名為松山文彥)
一九四三年太平洋戰爭,黃敏獲選為海軍第一期特別志願兵。黃東焜無限感慨地回憶:「在當時生命什麼時候會結束,誰也不知道,能活著,就像撿到的一樣」。一九四七年,他身無分文、破敗地回到家鄉,重新進入臺電工作。因緣際會師事許石,開始學習詞曲創作。
柯景星(影集《聽海湧》創作的原型人物)
一九四一年,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擄獲大批英國、澳洲等同盟國的戰俘,並在南洋設立戰俘收容所。由於戰俘的管理需要更多的人手,因此招募臺灣人、朝鮮人擔任戰俘監視員。彰化和美人柯景星抵達婆羅洲古晉戰俘營為了不被發現是華語族群並守護軍密,軍部讓監視員們都改成日本姓名,柯景星改名「河村輝星」。戰爭結束,臺籍戰俘監視員也隨著日軍紛紛向盟軍繳械投降。柯景星回憶道:「如果我當時不開槍,那肯定必死無疑!」這些戰俘監視員們戰前游走於日本軍方和盟軍戰俘之間,戰後成為戰犯,出獄後更成為日本和中華民國政府夾縫中的幽靈。
◎來到臺灣的中國老兵
一九四九年,臺灣開始湧入大量從中國逃來的軍民,他們可能是軍隊、公教人員或眷屬、學生、知識份子、商人、僧侶或一般民眾。有些人是跟著部隊來臺,有些人是從容離開,有些人則歷經滄桑。多數逃難來臺的人都有一段艱辛的故事,當中也有些人鎩羽而歸,甚至在逃難的過程中罹難。這段顛沛流離到臺灣的歷程,是屬於這些移民者的生命記憶,也是一段時代的悲劇。
羅吉慶
一九三七年中國爆發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正式揭開序幕。戰爭初期不少熱血青年、游擊散兵、難民和失業青年,紛紛加入從軍救國的行列。隨著抗戰時間的延長及戰事日漸劇烈,當時流行「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這樣的話。由於嚴重兵源不足,因此在各地實施「抽壯丁」(又稱「抓壯丁」)的制度來徵集新兵。一九二二年出生於四川地主家庭的羅吉慶,一九四○年時因為國家需要兵源,上過私塾的他頂替二哥去從軍,從此改變了他一生的際遇。
邢寶山
一九三一年出生於遼寧省,一九四七年十六歲的他被軍人帶著槍到家裡找人,是「是國軍也是共軍」的邢寶山,他的人生際遇就非常具有故事性。外省老兵們糊裡糊塗地被迫從軍,是大時代下的犧牲者。有人在戰場上成為犧牲者,也有人在動盪的戰亂下,身分在國軍和共軍之間不停更迭。奈何他們在年輕時與家人分離,偶然來到臺灣,從此離鄉數十年。
余國芳
出生安徽蕪湖的女青年大隊隊員余國芳最先來到臺灣,一九四八年十六歲的她在蕪湖順利錄取女青年大隊,一九四九年抵達臺灣。後來同船到臺灣的有四位,其餘都是在上海等船期間,自行放棄回家或者被家人抓回去。
星雲法師、聖嚴法師
「隨軍來臺」的僧人可區分為僧侶救護隊、強制抓兵和自願從軍等不同形式。一九四九年僧侶救護隊就在星雲法師的率領下,一同搭乘軍艦來到臺灣。另外,聖嚴法師在國共內戰期間,一九四九年聖嚴法師捨棄法名,另取張採薇之名,成為換穿軍服的僧侶。一九六○年,張採薇在臺灣正式剃度,法號聖嚴。
◎流離在外的中國老兵
一九四九年,中國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敗陣,政府與大批軍民撤退至臺灣,但也有不少各省民眾往南撤退英國殖民地香港的調景嶺。除了調景嶺,對於大多數臺灣人來說,談到一九五○、六○年代幾批撤退來臺的國軍,就會先想到大陳島義胞與緬甸、泰北的孤軍。然而,卻鮮有人知道,幾乎在差不多的時間,還有另一支多達三萬人的軍隊,在另一個異域——越南歷經三年多的磨難與流浪,終於在一九五三年抵達臺灣……
郝次航
一九一八年出生的國民黨軍人,於一九五○年從祖籍地山東往南逃到上海、廣州、深圳,再從深圳的羅湖(今中國深圳市羅湖區)花錢買通黃牛帶路爬過中港邊界的鐵絲網,進入香港。在西環流浪一年多後,才進入調景嶺,受同鄉的接濟,一同住在A字棚裡。
阮樂化神父
一九七五年,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打敗南方的越南共和國,許多不願受越南民主共和國統治的越南人、華僑,有的落腳香港,有的在中華民國及來臺華僑的協助下,被安置於今澎湖、高雄九曲堂、臺北木柵等地,或者轉往其他國家。過往有富國島經驗的越南華僑,以及在金甌海燕特區的阮樂化神父,在這段期間都曾協助安置越南難民。與同樣從東南亞來到臺灣的泰緬華僑相比,在臺灣社會幾乎鮮有人知道這些越南移民的經歷。
義士村
韓戰期間,中國國民黨曾派人至韓國向戰俘宣傳,來臺後將可以自由選擇職業。等到戰俘來臺,大多數人被安置在大湖、下湖、楊梅等「義士村」後,發現自己又被將被政府編發到各部隊,準備反攻大陸。有人無法接受這樣的安排,因而逃營或自殺。
自一九三一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於中國戰場上的臺籍日本兵均被冠上老兵身分;接踵而至的一九四三年日治時期,開始有臺籍日本兵前進南洋;一九三七年爆發中日戰爭,以及後來的國共內戰而來到臺灣之中國老兵;還有一九五○年以後流離在外的中國老兵。血淚斑斑的歷史被湮沒於文獻裡,那些留有姓名或者失去姓名的老兵,於今為完整蒐羅於本書,記錄下來自不同地方的老兵事蹟,非但震動生命與人性,更足以媲美影集《聽海湧》,尤其那些夾縫中求生存的不只是臺籍戰俘監視員的寫照,也是所有老兵一生的心路歷程與鏡影。
歷史的巨輪從來不曾停歇,老兵的身分與命運並非一開始就注定,他們被拋擲於錯置的時間與空間裡,無從選擇未來。他們背井離鄉、命途血淚交織,甚至流離失所,這些老兵建構了臺灣近代歷史的縮影,譜寫出大時代刻骨銘心的動盪與傷痕,沒有一個老兵應該被遺忘。
◎延伸閱讀_
本書除了有老兵與時代的歷史故事,每篇文末,也會延伸書寫相關的重點概念或物件文化,映襯當時與老兵有關的生活文化或時代背景,兼具知識補充與閱讀趣味。
例如:
千人針
千人針,始於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期間,即在一塊白色或黃色的棉布上,女性們以紅線,一人繡一針,並縫出一千個針結。期望透過一千人的祈願,讓持有者可以武運昌隆,並渡過戰場上的危機與砲火,平安歸來。由愛國婦人會的成員所製作,將其綁在額頭上,可以增加在戰場上的勇氣,亦可作為護身符。
慰問袋
昔時為了鼓舞在前線作戰的士兵們,讓他們在戰火紛飛中有片刻的心靈慰藉,由愛國婦人會為核心,還有在鄉軍人會、桔梗俱樂部等後援團體一同從募集資金到手工縫製慰問袋,同時也由愛國婦人會各地支部的會員起頭,帶領婦女們縫製慰問袋,而鄰近學校的女學生,甚至小學生們也都加入製作慰問袋的行列。慰問袋裡到底要放什麼呢?到底要送什麼東西才會讓前線的士兵們感到開心呢?考慮到士兵們在南洋戰區,面臨著炎熱天氣和食物保存的困難,選擇一些不易腐敗的乾燥點心、罐頭為第一首選,為了讓士兵們在寂寥苦悶的日子有些慰藉,還會放入新聞雜誌以及從各地蒐集而來的美女照片,讓士兵們暫時忘卻戰爭的艱苦,排解鬱悶情緒。而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如何讓他們能感受到來自家鄉深厚的情感和祝福,婦女們製作背心、襪子,以及虔心向神佛求來的護身符等,還有女學生們一心一意寫下的慰問信、孩童們畫的畫,這些物品的價值雖然都不高,可是卻滿懷著對前線士兵們的無限敬意與關切,曾經也有貧窮的少女,她沒有錢可以購買精美的慰問品放入袋中,只能將她僅有最珍愛的娃娃還有一封手寫信放入其中,這份簡單而真摯的心意,讓前線的士兵深受感動熱淚盈眶。高雄州的高砂族青年們,利用當地盛產的月桃葉製作出煙草,還有其他自山上摘取的材料製作成其他精美的手工藝品,還有慰問畫、慰問文以及拍攝他們生活樣態的照片放入慰問袋中送到前線。手作的誠心,還有親筆寫下的心意,這些來自遙遠家鄉的心靈支持是最好的禮物。
中日戰爭時期的愛國歌曲
《榮譽的軍伕》原來是《雨夜花》,而《軍伕之妻》原來竟是《月夜愁》嗎?1934年由周添旺、鄧雨賢兩人強強聯手,並由當時鼎鼎大名的女星純純傾情演繹,迅速成為流傳甚廣的經典。然而,1937年之後,臺灣總督府在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在政府大力推行國語的政策下,臺語歌曲不斷遭到打壓而消失,但是他們的旋律竟又以另外一種方式重生。1938年,許多在臺灣家喻戶曉的歌曲被改編為軍歌,用著臺灣人最為熟悉的旋律,唱著對於「聖戰」的慷慨激昂,激勵臺灣人為國犧牲的決心。
目錄: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