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城邦)
十七歲之海(新藏版)
十七歲之海(新藏版)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出版社: 麥田(城邦)
作者: 舞鶴
譯者: 0
規格: 14.8x21
裝訂: 平裝
頁數: 280
出版日: 10/02/2025
ISBN 13 : 9786263109568
內容簡介: 當代台灣最具原創風格的作家——舞鶴
《十七歲之海》是窺探舞鶴實驗精神與手法的源頭
論二十一世紀台灣文學,必須以舞鶴始。——王德威(知名評論家)
台灣文學,止於舞鶴。——朱天文(知名小說家)
收錄新版代序〈我在途中胡思亂想〉
這本書是我一九八一~一九九○在淡水時期寫的。
之於那十年在淡水的閉居生活,我有這麼一句話寫在〈悲傷〉:孤獨並生愛神與邪魔。
這些作品,大約是邪魔的產物,都有愛神的質地。
我心靈深處有一個所在,永遠十七歲。 ──舞鶴
舞鶴是台灣文學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家、也是當代台灣最具原創風格的作家。《十七歲之海》是他各時期實驗性作品的結集,也是窺探舞鶴實驗精神與手法的重要源頭。主要收錄〈漂女〉、〈飆的少年我是〉、〈一位同性戀者的祕密手記〉、〈祖母的死〉、〈午休〉、〈文字〉等。
每一篇都可窺見作家不同時期的文字風格、創作思想脈絡,對於關心台灣文學、關心文學創作藝術的讀者,本書是重要的代表參考。
﹝舞鶴談他的「小說與實驗精神」﹞
媒介不只是創作的工具,媒介本身便是創作的對象。我無法安於形式上的既成模式,只對內容作索求;我倒裝又倒裝,故意寫錯別字,歪用成語和現成的意象,不合甚至遠離標準文法的構句,無非希望在文字這個媒介上做形式的創新,在順暢一溜到底的書寫╱閱讀潮流中處處停步留、逗留、流連,說是一種策略運用也好,更可能出自生命之流對「規格」的叛逆。
〈悲傷〉自然寫出那種「詭異」的文字和意象;《思索阿邦.卡露斯》以連續、似乎無休止的括弧「嚴重離題」了?述架構;〈漂女〉一注再注三注以「注解」顛覆了主要?事反成主體;《餘生》因?事內容的「同時性」全篇不分段、又必須在接合處不落痕跡;《亂迷》更進一步,我給自己一個極簡的設定,全書沒有標點,只有像詩一樣的段行,我想寫出一種新的、貼近迷亂的構句,可能在亂迷中驟然、洶湧而出意想不到的內容。
「實驗」當然是創作的冒險,成敗未知,造成閱讀的困難倒是已知的;我並不執著這種冒險,人生可以平易也是一種美,不過「實驗」彷彿滲入骨髓,出現在每一篇小說的細節中。王文興是終戰後台灣小說家中對形式實驗最有認知、最具野心的創作者,我十分同意他對閱讀╱書寫的一些獨特的、幾乎已成經典的說法,其中有一句「好的小說必然好聽」真是深得我心。
目錄:
作者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