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體文化-遠足文化
世界哲學史2–古代篇(II)世界哲學的誕生:建立與發展
世界哲學史2–古代篇(II)世界哲學的誕生:建立與發展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出版社: 黑體文化-遠足文化
作者: 伊藤邦武、山內志朗、中島隆博、納富信留等
譯者: 黃耀進
規格: 14.8x21x1.7
裝訂: 平裝
頁數: 272
出版日: 02/13/2025
ISBN 13 : 9786267512364
內容簡介: 日本筑摩書房創社八十週年紀念鉅獻,集結日本哲學界逾百位專家陣容
跨越三千年人類智慧的結晶,在「世界哲學史」中探索心靈的力量
從基督教、佛教、到摩尼教與祆教
追溯宗教思想的起源,開啟「世界哲學」的思想新紀元
世界哲學起源於古文明的宗教智慧,以及古希臘獨特的「愛智」哲學
遠古的人類如何藉由智慧與愛智,探尋自身存在的意義?
《世界哲學史》系列以全九冊的形式,全景式地回顧古代至現代的哲學發展,並透過各時代的主題,從同時代的視角探討多元的哲學傳統。其出版的主旨是,在縱向梳理全球哲學思想與實踐的過程中,讓我們理解當下的位置,並指引未來的方向。
本系列致力以嶄新的視野重構人類智慧的發展歷程,從全球視角出發,展示東西方智慧的交流與對話,以突破單一文化視角的侷限。本系列分為古代、中世紀、近代與現代四個時期,涵蓋哲學的起源、交融、衝突與互動,並匯集日本哲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嶄新的觀點,進而啟發讀者對哲學發展及未來的思考。
《世界哲學史》第二冊聚焦於「世界哲學」如何隨著歐亞帝國的興起而逐漸萌芽與成形。本書深入剖析羅馬、波斯與中國等普世帝國,如何在各自的領域中發展出獨特的哲學體系,並與基督教、佛教、儒教等普世宗教相互交融,交織出「世界哲學」的雛形。
本書以多重視角闡述亞歷山大帝國推動希臘哲學,在歐亞大陸廣泛傳播,特別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斯多葛主義、伊比鳩魯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等深具影響力的思想體系。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希臘哲學與基督宗教思想劇烈碰撞,並逐漸融合,最終為歐洲中世紀思想的發展奠立深厚的基礎。與此同時,波斯的祆教、印度的大乘佛教、中國的儒家學說日益成熟,進一步與佛教思想展開論辯,共同形塑東亞地區的哲學架構。
以上背景呈現了各文明當中哲學與宗教之間深層的互動。從希臘語世界的拜占庭傳統到西方的拉丁教父思想,都揭示了東西方思想流動與轉化的進程。這個時期的哲學不僅推動信仰與理性的對話,也為後世的宗教哲學與倫理體系奠立跨文明的共通基礎。
目錄:
作者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