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者文化-漫遊者
讓媽媽傳達真心的25個對話練習:從接納自己開始,用溫和真誠的溝通重建親子連結!
讓媽媽傳達真心的25個對話練習:從接納自己開始,用溫和真誠的溝通重建親子連結!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漫遊者
作者: 朴宰蓮
譯者: 陳靜宜
規格: 14.8x21x1.4
裝訂: 平裝
頁數: 272
出版日: 09/15/2025
ISBN 13 : 9786264091374
內容簡介: 先學會跟自己好好說話,再跟孩子好好說話
來自韓國最受歡迎心理諮商師
邀請你踏上從內在覺察到溫柔溝通的療癒旅程
★繼暢銷書《為什麼愈溝通愈受傷》後又一力作
★韓國銷售突破20萬冊、書店排行榜蟬聯15週
李儀婷|親職教育與薩提爾教養暢銷作家、尚瑞君|親子暢銷作家、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蘇絢慧|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聯合推薦
「我其實不是不愛孩子,只是不知道怎麼好好說出來……」
當孩子頂嘴、哭鬧、發脾氣,你是否曾不由自主地責備、威脅、失控?話一出口,懊悔、內疚、委屈湧上心頭,然後開始自責:「我怎麼又這樣了?」「我是不是很糟糕的媽媽?」
這些情緒風暴其實都源於我們內在未被療癒的傷痛。當我們學會溫柔地面對自己的脆弱,就能找到與孩子真誠對話的語言,讓每一次溝通都成為彼此靠近的橋樑。
韓國暢銷心理作家朴宰蓮,憑著多年心理諮商、開設對話課程的經驗,以及身為人母的深刻體會,寫下這本真正理解與陪伴媽媽的療癒指南。
◎ 從內在覺察出發
本書第一部從媽媽的自我覺察開始,透過「內在對話」練習(靜下心來,跳脫主觀意識,與自己進行深刻對話),認識「自動化模式」如何破壞關係,正視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學會辨識憤怒背後的細膩感受(失望、悲傷、擔心、不安全感、挫折等),覺察情緒背後未被說出的需求。
作者也提出「周哈里窗」等心理學工具,說明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觀察、感受、需求、請求,循序漸進地引導你更有意識地表達。
◎ 每一次對話都是連結的契機
第二部則由真實的育兒情境出發,提出14個常見親子衝突情境,例如:孩子說謊、被朋友排擠、手足競爭、討價還價、情緒反抗……每個個案故事不只指出「不要這樣說」,更示範「怎麼說,才能讓孩子聽得進去」,讓你也能練習同理與接納孩子的表達。
◎ 對話練習與情緒辨識清單
每章最末都有作者精心設計的練習,讓你立即自我檢視,確認掌握要點並實際應用。書末提供的「需求分類清單」與「感受分類清單」,延伸內容要點,幫助你更清楚地辨識內在狀態。
本書以25個對話練習,帶你走過從內在覺察到溫柔溝通的完整療癒旅程:先學會跟自己好好說話,辨識並接納所有情緒,再將這份自我理解,轉化為與孩子建立真實連結的溝通能力。
◎讀完本書你將學會:
——辨識自己在教養現場的情緒來源與需求
——不再用批評掩蓋焦慮,用溫柔而堅定的語言傳達真心
——在衝突中學會說「我需要……」,而不是「你為什麼……」
——練習與孩子「一起想辦法」,而不是「替孩子做決定」
——從愛出發,說出最想說卻一直說不出口的關心與感謝
目錄:
作者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