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麥田(城邦)

喜馬拉雅:雪之寓所、神話起點與人類的歷史

喜馬拉雅:雪之寓所、神話起點與人類的歷史

定價 HK$222
定價 售價 HK$222
銷售額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出版社: 麥田(城邦)
作者: 艾德.道格拉斯Ed Douglas
譯者: 呂奕欣
規格: 14.8x21
裝訂: 平裝
頁數: 704
出版日: 20221003
ISBN 13 : 9786263103009
內容簡介: 流亡的國王、帝國主義者、自負的探險家、考古學家、傳教士、
間諜、地圖繪製者、藝術家、嬉皮以及狂熱登山者
種族、宗教、文化堆疊出一座又一座的山峰
一步一腳印詳實探究喜馬拉雅山的歷史、政經沿革
第一本全方位書寫世界最高峰民族和冒險的重磅史詩著作

入圍2020年達夫.庫伯獎、2021年博德曼─塔斯克山岳文學獎
亞洲藝術報年度選書


這是一本關於喜馬拉雅歷史最具權威性的一本著作。書寫關於在世界最高山脈中的民族、文化和冒險故事。在這裡,耶穌會士會與西藏喇嘛交流科技,蒙古帝國的可汗會雇用尼泊爾工匠,亞美尼亞的商人也和蒙兀兒人買賣麝香與黃金。幾個世紀以來,喜馬拉雅獨特而令人驚嘆的地理形態吸引了那些尋求精神和文字高度的人:朝聖者、冒險家和登山者,他們試圖在世界上最壯觀和最具挑戰性的山峰中測試自己。但喜馬拉雅山並非單純荒涼貧瘠,而是各種原住民和地方文化的家園、世界宗教的熔爐、貿易的十字路口,帝國的交匯點和衝突地帶。

在這部歷時近二十年的作品中,作者為「世界屋脊」立下了一個里程碑。跨越千年,從最早的居民到現在西藏和珠穆朗瑪峰的衝突,喜馬拉雅探索歷史、文化、氣候、地理和政治。作者介紹了加德滿都和尼泊爾的偉大國王;他描述了建造高聳的白色佛塔的建築師,這些佛塔使喜馬拉雅建築與眾不同;他追溯了將喜馬拉雅精神帶到世界的印度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的蓬勃發展。他還用戲劇性的手法描繪了東印度公司如何與中國皇帝爭奪統治地位,印度如何與毛澤東的共產黨作戰,以及大眾旅遊和生態轉型如何掩蓋冷戰的血腥遺產。這是一本在時間與空間最大跨度的喜馬拉雅歷史:橫跨地質學、遺傳學、植物學和藝術,以及充滿勇氣和足智多謀的故事。

這些傳說鮮少體認到此區千餘年來發展出的文化多麼複雜豐富,和孕育出此間文化與民族的巍峨山岳如出一徹。然而,這裡的文化若非受到忽視,就是遭到唯利是圖的外來者覬覦。虛構與現實之間的張力,今天依然拉扯著喜馬拉雅山區。


▎內容簡介

喜馬拉雅山的人文社經歷史的大部頭書籍,不同於以往浪漫的西方觀點,本書多著墨在客觀歷史事件和人物描寫,從史前遺跡、考古史料詮釋,說到近代中印衝突,即便是「神秘的」藏傳佛教,也從唐漢歷史考究到近代政經發展,可說是教科書等級的書寫。

每個章節幾乎會用一兩個主要人物來闡釋主題,作者選擇不用註腳(但有參考書目),所以閱讀起來像是讀歷史故事,前三章「朝聖」、「起源」、「探險先驅」提供「神秘面紗」之下史料背景、種族分布、甚至語言、「國家」概念,為後面幾章不同主題提供框架。

第四章「消失的王國」:本章分別描述西藏史上幾個著名王國(象雄、古格),以及細細爬梳佛教如何在此區演化出不同於印度起源的藏傳體系,作者引用不少敦煌遺跡史料,也不斷提醒讀者佛教進入西藏之前就有當地文化。例如從「天珠」和銅藝裝飾品「thokchak」,指出可能為象雄文化之遺產,點出佛教進入西藏之前的宗教文化多樣性。

第五章「世外桃源的建築師」:走進今日的尼泊爾首都加薩滿都,已不如往昔神秘、猶如祕境之「仙那度」,工業化、都市化帶來的空汙垃圾,讓人巴不得逃離此處,前往他鄉,不過此處建築卻值得細數。仙那度一詞由一名受《馬可波羅遊記》啟發的英國作家所創,加薩滿都河谷也就是今日的尼泊爾,不僅有地形優勢(高海拔阻斷多雨氣候帶來的瘧疾),地處塞要(行經南亞、中亞、東亞的必經之路),早在五世紀有史記載前就有貿易宗教活動。作者不免俗地用尼泊爾今日處處可見的毗濕羅傳說開頭,帶出尼泊爾建築全盛時期、也就是佛教在印度衰退卻在此蓬勃的Licchavis王朝,接著是十一世紀蒙古橫掃歐亞,到了十三世紀中,多數西藏也已納入蒙哥可汗統治版圖,為了便於統治,蒙古可汗沿用此地的政教統一策略,請來加薩滿都谷地Arniko為首近百名佛教建築師,替元朝加持,Arniko甚至被請到大都,會見元世祖,居住於此興建寺廟雕像,最有名的莫過於躲過文革的白塔寺。一直到了清朝,才出現首次到達加薩滿都,並且留下史載的歐洲人。本章節還解釋了尼泊爾傳統民房興建方法、建材與氣候土質的關係,去過尼泊爾的我非常喜歡這個章節!

第六章「廓爾喀的興起」本章接著詳述尼泊爾近代政治史,並從尼泊爾國父Prithvi出生地廓爾喀Gorkha帶出Gorkhali也就是現代尼泊爾語起源,乃至文化、歷史、以及尼泊爾今日疆域、認同形成等等,作者用尼泊爾史上重要的領袖人物及事蹟影響為例,把歷史架構地頗為清楚,雖然重點是Prithvi,但像是十七世紀初出現一名統一度量衡卻殘暴的君王,這類的故事讀起來也格外親民。

第七章「通往西藏的要道」先回溯需要通往西藏的背景:面臨財務危機的東印度公司,想要找到除了廣東一港以外通往中國的方法,因此把目光轉向西藏經陸路進入中國,本章主要使用駐加爾各答的英國官員Bogle的日誌,他雖然以官員拜訪的身分被拒,但仍舊記錄下不少珍貴史料,並促成英屬印度與西藏、今日孟加拉區域的良好貿易與外交,可惜喜歡喜馬拉雅文化的Bogle英年早逝,隨後而來的Turner及後人只把此區當成野蠻之境、掠奪物資之用。此外,本章還細細爬梳達賴喇嘛與班禪喇嘛權力關係之歷史,也值得一讀。

第八章「貿易戰爭」:本章以此區跨國鐵路網興建計畫「新絲路」概況開頭,帶出從前喜馬拉雅區河谷居民的貿易史,羊毛雖然珍貴,但作者提醒了過往被忽略的穀物、柴米油鹽交易其實才是支撐此區生計的基石。另外,最有趣的商品倒是圖博麝香(musk),因為中國出口的會添加別的物品,不像圖博出產無添加特別濃醇香www。總之麝香等商品沿著絲路進入中亞,進而與伊斯蘭、甚至猶太商人密不可分。這裡的主角不是前面幾章著重在宗教的傳教士或官員,而是羅馬尼亞商人Hovhannes,透過他在印度、西藏、尼泊爾、中亞間交易,可看出喜馬拉雅各國的政商關係消長,例如西藏為了擺脫對尼泊爾鑄銀幣的依賴,開始打造自己的錢幣,品質雖差,卻因為當時有清朝撐腰,便一度順勢不再使用尼泊爾的鑄幣廠,「劣幣驅逐良幣」反倒逼得尼泊爾不得不採取其他貿易策略。本章最後精彩描寫這樣的貿易戰如何引發清朝出兵尼泊爾,最後雖然談和,卻引發東印度公司貿易失利,埋下爭端。

第九章「通往薩高利的艱難之路」:今日喜馬拉雅南緣印度境內有許多堡壘,可說是十九世紀初此區域疆界不明,小國/小邦林立的最佳證明,此時東印度公司已對喜馬拉雅的貿易失去興趣,把目光轉向稅賦此區村莊,促使尼泊爾與之交戰,本章便是對此段歷史的回顧。

第十章「喜馬拉雅山區的地圖繪製」主要講述地圖史。一為乾隆如何利用傳教士帶來的西方技術(天文、望遠鏡等),結合傳統中式地圖製作法與西藏喇嘛的地理知識,製作喜馬拉雅地圖,精準到十九世紀後半葉歐洲才超越此份地圖。二為班禪喇嘛展現給Bogle看的地圖,相傳為十八世紀荷蘭冒險家van de Putte所製,他自認資料不夠精確,囑咐死後燒毀手上所有寫作文件,或許這份便是逃過火劫的地圖。三為英國地圖家Rennell,他也以通曉印度地理留名。這裡連結出許多繪製此區地圖的重要課題:海拔高度測量(跟當時認為的最高峰安第斯山的地圖製作史做了非常有趣的連結!)、恆河源頭、以及勘查過程之艱辛(不少人最後病死或英年早逝),最後以聖母峰英文Everest名的來源George Everest的故事作結。

第十一章「暴君與學者」和第十二章「穿越邊境」的主角是《紐約時報》說的「間諜」之類的人物,來說明像是Milam這樣今日的印度凋零「鬼村」、昔日的貿易驛站,夾在各勢力之間,從英屬印度Vs西藏vs中國,到六○年代中印疆界戰,其代表的離散、種族遷徙等歷史。

十三章「禁城」從「首訪拉薩的英國人」Thomas Manning的日記出土開場,解釋拉薩的「禁忌」身世。這概念與維多利亞時期英人對於「探索處女地」有著浪漫幻想有關,拉薩長久以來都是喜馬拉雅區的貿易驛站,富有深厚宗教色彩,加上西藏嚴格管制歐洲人入境,「禁忌」之名才不逕而來。事實上,十八世紀歐洲人早已三訪西藏,只是未在拉薩逗留,但當時傳教士把喇嘛的好學好客與包容,誤認為傳教的機會,詆毀佛教、使人改信,引發喇嘛不滿,使得日後歐洲人不論是宗教或政治上的來意都遭懷疑。這裡詳述這三次任務始末,成了英屬印度進入拉薩的絆腳石,十九世紀英人仍以各種方式接近拉薩,或宗教或貿易(其中竟有女性傳教士和旅遊家),多數出書卻僅只是著墨在高海拔的惡劣環境和加深了偏見。文末提及一名女玄學家Blanvatsky的平衡書寫,算是替此時期的西藏留下少數的公平中立著作。

十四章「植物獵人」講的是皇家╱城市花藝╱植物學家如何對喜馬拉雅區的異國植物趨之若鶩,當然這樣的交流是雙向的,造成的社經生態影響直至今日。移植殖民地的植物便需要蓋溫室,加上進口玻璃需課重稅,技術也需要跟上,這「經濟園藝」背後有皇家邱園Kew Garden和愛丁堡在撐腰。植物如何採集馴化育籽,卻又不至於泛濫成災貶值,進而改變今日歐美園藝景觀,保溫玻璃瓶如何發明出來,採集家的探險過程(達爾文也是此時期名人)記錄下哪些植物,茶園╱茶業如何改變喜馬拉雅植皮樣貌,馬鈴薯在此時被帶進喜馬拉雅等等。

十五章「登山先峰」本章講的是史上攻頂未竟的人物。英國老兵Charles Granville Bruce於二零年代帶隊第一次企圖攻頂聖母峰,可說是最為知名的人物,他既是「阿爾卑斯登山社」成員,也有駐紮喜馬拉雅山區經歷,不過他能成行可說是天時地利。成立於十九世紀末的阿爾卑斯登山社在幾次成員的歐洲山難後,登山活動便成為眾矢之的,但熱情不減的山客,把目光放到歐洲之外。正好十九世紀東印度公司以考察印度之名,不僅紀錄下許多印度山脈的生態資料,喜馬拉雅山區自也有不少科學家入境。其中不乏誤認甲山為乙山(或被時人譏笑其實沒爬那麼高)、被「土著」砍頭這類故事。本章大篇幅描寫不同登山團體的路線、沿途遇到的困難、發現地圖未畫出來的秘境、知難而退、山難往生,甚至理念分歧(登頂重要,還是登山過程重要)等等,都有鉅細靡遺的描述。從最後淪為美國牛仔的Graham,到死於山崩的知名山客Albert Mummery(同行者倖存者便是Bruce),是山迷不可錯過的章節。

十六章「聖母峰的外交風雲」補充說明前一章那些登山路線能夠成行,其背後牽涉的政治角力。印度1857年起義失敗後開始英國殖民統治,當時西藏、清朝中國、尼泊爾的三方關係緊張:西藏跟清朝的朝貢關係,三國之間的貿易稅賦糾葛,在英屬印度急欲避稅、打開西部中國的茶市貿易的野心下,本與清朝簽署的貿易協定已無法滿足英國,其時甲午敗日的清朝外患內憂,殖民總督Curzon眼見透過中國控制西藏之勢已去,又害怕俄國若拿下西藏可能帶來的威脅(俄國當時已拿下蒙古、又與十三世達賴關係良好),便聯合尼泊爾勢力,出兵佔領拉薩。本章詳細記載戰爭過程,如何埋下西藏獨立於中國的種子,到最後英俄達成協議不干涉西藏與中國的關係,英國撤兵,中國「平定」康藏,乃至達賴二度出逃,西藏企圖現代化國家與軍隊等等。(謎之音:仗要打,山要爬?)

十七章「 烏托邦」講的是三種烏托邦:登山客的、納粹想像下的、以及今日西藏╱中國關係的。背景:1920年代,歐洲有納粹興起,國際間的國家主義情緒高漲,亞洲有內戰中的中國想要重奪對西藏的控制,而西藏本身則是忙著找到下一世達賴,尼泊爾的政治階級採取鐵腕掌權,大英帝國式微等等。科技進步(飛機性能提升、膠卷能記錄高山畫面)加上各國政治角力,三零年代反而此區的登山黃金時期。例如此區第三十高峰「楠達德維」群山環繞,形勢隱蔽,有庇護所之稱(Nanda Devi Sanctuary),第一部分便在說不同登山客攻客此山、甚至繼續往聖母峰挑戰的故事。相較於深陷戰火的世界,此區高山反而像是烏托邦。接著則是電影史上頗富爭議的一段歷史:納粹出資拍片,其中便有一個隊是去此區取景,留下的影片部分可見於《奧林匹克》。最後則是如何找到四歲的新達賴,中國勢力如何重新╱介入西藏。讀完會覺得喜馬拉雅跟三零年代深陷戰火的世界其他地方,彷彿不在同一個星球。

第十八章的「 登頂狂熱」講到了大戰前後出現的登頂潮以及著名的登山客故事:第一名登頂的紐西蘭人Hillary和尼泊爾雪巴(Sherpa,指當地熟悉地形的領隊)丹增諾蓋的故事,尼泊爾「獨立」後經濟如何衰退,雇用雪巴變得便宜,加上尼泊爾與西方國家的外交關係改善,引發登頂熱潮,而丹增登頂後理應麻雀變鳳凰,但根深柢固的種姓階級仍深深影響社會,本章對整個時代及事件交代極為清楚。

十九章「暗牢之歌」講述流亡藏人被囚的故事,故事從「拉薩起義」後政治思想犯開頭,回溯共產黨崛起,乃至滲透西藏,進而與當地宗教政治產生衝突,作者透過回顧歷史來解析流亡成因,避免濫情

末章「珠峰之爭」則說明了近代中國與尼泊爾對於此區的版圖爭奪,不只細數尼泊爾近代的政權更迭以及毛主義對此地的政治影響,還提出了六零年代嬉皮為加薩滿都帶來的觀光收入影響部分經濟結構與稅收、山區人為活動對環境的破壞

目錄:
作者簡介:

查看完整資訊